首页
|
新闻
|
观点
|
视频
|
名人
|
经济
|
百科
|
教育
|
招商
|
美景
|
慈善
|
专题
|
图片
|
名作
|
文化
|
媒体
|
请
免费注册
或
登录
荥阳百科
荥阳人
荥阳事
荥阳景
荥阳简史
文物古迹
荥阳百科
荥阳人
“能人村官”之张海军
在高村乡史坊村的街头巷尾、田间地里,经常会看到一位热情质朴、谦和忙碌的身影。他就是河南省五行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、荥阳五福农林合作社董事长张海军。提起他,村民们总会这样说:“海军他做事踏实,肯动脑筋。有胆识和干劲,这几年流转村里不少土地,做了不少实事,是我们发家致富的带头人。”张海军,20年前,凭着在村里企业就业的经验外出打拼,商场如战场,他摸爬滚打15年,从最底层的厂工做起,一步步做到贸易公司[
详情
]
拾金不昧好“的哥”周延伟
周延伟师傅是我市豫龙出租车汽车有限公司豫ATD356的驾驶员,用周师傅自己的话说“出租行业作为服务性行业,是城市对外展示的“窗口”,更是一张城市的流动“名片”,我不能给荥阳抹黑,我要尽个人绵薄之力为行业增光、为荥阳添彩”。2015年5月18日上午,周师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承诺。这天上午,帖先生在工业路口上了周师傅的车,到了人民广场东门,帖先生急急忙忙的下了车,没有注意把自己的手包落在的后排座上
发布时间: 2016-05-20
交通局:公交司机拾金不昧 好人好事谱写新风
5月17日上午11点左右,出门办事的王老太太乘坐7路8890公交车时,一时疏忽大意,不慎将外套遗忘在了车上,待她想起来时公交车早已开走不见踪影,望着车流穿梭的马路,老太太心中既懊恼又焦急。此时驾驶这辆8890的司机张丽娟到达终点站,在打扫车内卫生时,发现了乘客遗忘在车上的大红色外套,听到衣服兜里的电话响了,张丽娟接通电话安慰她不要着急,手机和衣服都还在,她还很负责地和我们核对了手机的信息,然后把手
发布时间: 2016-05-19
所长日记——为征迁一线的工作人员点赞
5月13日下午,根据京城国土所的工作日程安排,我到吉家寨村落实三宗土地补偿款是否到位,三点钟我准时来到了村委办公地点。村委的院子站满了人,有我们京城办的工作人员,也有前来咨询及办理征迁事项的群众。经过前期工作组走街串巷、挨门入户、认真细致的宣传动员,看来还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。走进房间,不大的空间站满了群众,挤过人群,依次看到的是审核组、测量组及协议签订组忙碌的工作场面。国土所的田粟裕正在认真的审核
发布时间: 2016-05-19
群星璀璨荥阳人
荥阳,人杰地灵,名贤相继,累世不绝,彪炳千秋的人物数不胜数。他们灿若繁星,毫无愧色地流芳于荥阳千古史册。西汉大将军卫青舍人(亲近属官)任安,因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而闻名。魏晋时代的郑道昭,被后人推崇为“魏碑之宗”、“北方书圣”。隋末唐初郑元璹(shú),六次出使突厥,与之结盟,使双方黎民免遭战争之苦。唐初二十四开国功臣之一张亮,有明察之能,颇具政声。唐天授年间司刑丞李日知,执法平允而无冤案。唐代荥阳
发布时间: 2014-12-16
考古学家李伯谦
李伯谦,北京大学教授,博士生导师,著名考古学家。1937年农历二月初十日,出生于河南省荥阳县二十里铺区关帝庙乡东赵村(后划归郑州市)。曾先后就读于当时的荥阳县二十里铺赵村村小、须水完小、天王寺中学、荥阳高中。1956年由荥阳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,1961年毕业留校任教,主要致力于田野考古、中国青铜时代考古、中国古代青铜器等的教学与研究。参加或主持过河南偃师二里头夏都、安阳小屯殷墟、夏
发布时间: 2014-12-16
历史学家荆三林
荆三林(1916年—1991年),荥阳王村段坊村人,是我国石窟艺术和生产工具史研究方面的著名历史学家。历任兰州大学、西北大学、厦门大学、郑州大学教授。著有《西北民族研究》、《史前中国》、《中国生产工具发展史》、《博物馆学大纲》等。荆三林17岁发表《中国易经时代社会情况讨论》,提出“夏代为中国第一个朝代,从夏到西周为奴隶社会,在殷、周之际,即孕育着封建制度”的论点,引起史学界重视,并被采纳。27岁时
发布时间: 2014-12-16
政界才子胡昭衡
胡昭衡( 1915—2001),原名李欣,曾用名胡蛮,荥阳市豫龙镇二十里铺村人。胡昭衡1933年在汇文中学读书时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,1935年,作为北大学生会执委,参与组织了“一二·九”运动。他青年时期就投笔从戎,走上了革命道路。1931年“九-一八”事变以后,以王爷庙为中心的东蒙(包括今内蒙古东部的赤峰市、通辽市、呼伦贝尔市、兴安盟和区外的郭尔罗斯前旗、郭尔罗斯后旗、杜尔伯特旗、伊克明安旗等地)
发布时间: 2014-12-16
新文化拓荒者李蕤
李蕤(ruí) 1911年出生于荥阳城关乡佛姑垌村,原名叫赵悔深。他是现代文学界有影响的一个作家,更是一个中原新文化的拓荒者。从1935年起,李蕤向萧乾主持的天津《大公报》投稿,他的第一篇稿件短篇小说《在大雪中》,细腻地描绘出孤儿窘困相依为命的深厚感情。从此,与萧乾成为朋友,每有佳作,便首先寄给《大公报》。李蕤是个平民化的作家,他的作品的题材和内容都是对被社会遗弃的人的同情。李蕤一步步地跻身于全国
发布时间: 2014-12-16
开国少将刘放
刘放(1909~1985),原名刘乾元,别名刘震。出生于荥阳乔楼蔡寨村。7岁跟祖父读四书五经,14岁考入县立高小,后因家贫而辍学。1924年1月在郑州豫兴隆铁铺当学徒,每天挑水、做饭、擦铁皮,常挨打受骂,逼使刘放不得不考虑摆脱这种艰难的处境。刘放到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军官学校医院当看护、文书。该校1929年7月改编为教导师后,任医院军需书记、司药。1930年初任军医,这一年10月,冯玉祥在蒋阎冯战
发布时间: 2014-12-16
抗日名将董天知
“太行苍苍,沁水泱泱,天知将军,比山有高,比水有长……”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太行山区人民对在“百团大战”中壮烈牺牲的八路军优秀指挥员、山西牺盟会和新军重要领导人董天知的挽歌。董天知.1912年4月19日出生在现在的荥阳市老城南街的一个书香门第。董天知6岁人荥阳私立煦初小学读书,成绩优异。1926年北伐革命蓬勃兴起时,正在县立初中读书的董天知,怀着一腔热血参加了革命宣传活动。1927年,董天知考入开封河
发布时间: 2014-12-16
献身革命张漫萍
张漫萍,1910年8月9日出生于荥阳城西五龙寨村。1927年张漫萍从县立高小学堂考取河南省立第四师范,期间,接受革命思想教育。1932年,入北平大学,积极从事革命活动,投身抗日救亡运动。同年,在组织学生示威游行散发传单时被捕,与董天知等人关押在北平草岚子监狱。当时,遭受残酷折磨的张漫萍,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,连“放风”都要人搀扶,可他的斗志却十分坚强。面对敌人酷刑,张漫萍发出峥峥誓言:头可断,血可流
发布时间: 2014-12-16
191 条记录 1/16 页
下一页
1
2
3
4
5
下5页
最后一页
荥阳市“美丽荥阳·魅力四季”摄...
FM88.7“最美民歌”第一季音乐...
荥阳e电园·郑西电子商务产业基地...
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张淑...
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荥阳...
1
2
3
4
5
更多>>
推进“四城联创”打造郑西新城建设“和...
“荥阳2007年获评国家卫生城市,2011年、20...[
详情
]
“四城联创”齐携手共创美好家园
创造更加靓丽的风景线——荥阳
荥阳今年要创建这四类城市,为什么?
不知道这个词你就out了
更多>>
市长王效光调研征迁群众临时安置点安全...
今天上午,市长王效光带领市城镇办、住建局...[
详情
]
【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共建美好家园】...
市长王效光调研督导黄河湿地生态建设及...
我市召开重大项目论证会
我市召开2018年第一季度全市重点工作观...
我市召开部分文化生态项目初期规划方案...
我市召开安全生产暨信访稳定工作会议
主办:荥阳市广播电视台 荥阳网 版权所有
Copyright © 2010-2014 xingyan.org.cn. All Rights Reserved
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经营性ICP许可证:豫ICP备07005887号
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0101501004号
电话:0371-64671998 荥阳网投稿,请Email:chhj64662129@126.com
豫公网安备
41018202000103号
公共信息安
全网络监察
不良信息
举报中心
中国文明网
传播文明
技术支持:郑州讯翔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